金秋时节,稻浪翻涌。9月2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全省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培训班在屈原管理区开班,给湖南水稻插上科技的“翅膀”,让产量再攀新高。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许靖波,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龚志明,屈原管理区党委书记向科军,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曹正平出席活动,岳阳市农业农村局、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湖南省水稻专家组,来自各市州、县(市区)农业农村局粮食生产负责同志,种粮主体,米业企业代表参加。
田间观摩,技术“看得见摸得着”
培训班打破了“台上讲、台下听”的传统模式,直接把课堂搬到了丰收在望的稻田里。与会人员深入凤凰乡河泊潭村,现场观摩水稻高速抛秧技术的实际应用,见证其省工增效的魅力。随后到河市镇三江村重点学习考察了“六增两控”技术在水稻增产与绿色生产中的综合效益。最后一站在河市镇金兴村国家水稻新品种展示与评价基地,琳琅满目的优良新品种展现了国家水稻育种的丰硕成果。
精研理论,专家赋能共促提升
向科军首先推介了屈原管理区全域水稻单产提升的经验做法。随后的授课环节,许靖波研究员亮出了“科技赋能”的路线图,系统阐述了“六增两控”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关键栽培技术。紧接着,“实战派”专家轮番登场。傅志强教授带来水稻垄厢栽培丰产低碳技术,教大家如何让稻田既“呼吸顺畅”又“吃得健康”,最终实现高产又环保的双赢局面。刘洋副研究员化身“稻田卫士”,详解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及“一喷多促”技术,“省钱又高效”的妙招让种植户们眼前一亮。魏中伟副研究员则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让水稻机插机抛技术更高效,为提升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提供了专业指导。
龚志明高度评价本次“田间+会场”的创新培训成效显著,他强调,大面积单产提升是中央要求、湖南需要、农民期望,要抓好整建制,扩大提升面积。全力打造全域单产提升整建制市县,加快应用示范片成果转化,推动关键技术大面积覆盖。要抓好“三化”,打牢单产基础。大力推广育秧设施化,推动生产机械化,大力发展机插机抛,深化服务社会化,破解农村“无人种地”难题。要抓好“六增两控”,强化技术落实。重点抓实集中育秧、合理密植、一喷多促等关键措施。同时,屈原管理区的“机制好、模式好、技术好、政策好、成效好”五好实践为全省提供了可学可鉴的样板,要认真学习借鉴,扎实推进关键技术落地见效,共同推动全省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再上新台阶。(区融媒体中心 姜瑶 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