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建设“七个岳阳”的决策部署,按照《中共岳阳市委岳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1+3+X”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岳发〔2024〕6号)文件要求,屈原管理区大力发展稻渔产业,推进岳阳国家农高区创建。今年,全区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面积5.22万亩(其中稻虾综合种养面积5.1万亩,稻鱼、稻蛙种养面积0.12万亩),建设一稻三虾、双稻双虾综合种养模式示范基地10个、面积1000亩,全年稻渔总产量预计达到8700吨,较上年增长4.19%(其中稻虾产量7890吨,较上年增长3.68%),稻虾一产产值预计达2.53亿元。特别是屈原管理区与刘少军院士团队合作,共建湖南荞麦湖优质鱼类研究院,建设水产现代化繁育基地500亩,打造合方鲫、抗病草鱼、小龙虾等良种繁育中心,2024年繁育各种优质水产苗种1亿尾,培育水产新种质(品种)10个,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
但在工作推进中,还面临多方面问题困难和挑战,比如,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小龙虾品种退化萎缩,难以养出大虾;小龙虾等养殖品种集散流通能力不强、规模化加工水平不高;“屈原龙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效应不强;稻虾米优质不优价等,都严重影响产出效益、经营收益。
为此,建议:
1.支持建设高标准稻田养殖品种育繁推一体化基地。建议农业农村部门支持屈原管理区申报实施国家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示范项目,引导科研院所企、院士专家合作支持屈原管理区建设高标准稻田养殖品种育繁推一体化基地,重点开展良种繁育和技术推广,提高稻田养殖品种良种化水平。
2.支持建设标准化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议农业农村部门支持屈原管理区申报实施国家绿色循环种养试点县项目、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第二期)项目,通过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标准升级改造、尾水治理、生态绿色养殖技术推广,提升稻渔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
3.支持建设稻渔养殖产品集采集配中心。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带动生产经营主体,通过“集采集配”“直采直销”“订单农业”等方式,打通稻渔养殖产品进城上市通道。
4.支持发展产地初加工。加快稻渔养殖产品产地初加工的清选、分拣、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优化升级,实现稻渔养殖产品机械化、自动化、清洁化初加工,发展壮大产地初加工企业,提升产地初加工处理能力与水平。
5.支持做大做强精深加工。支持屈原管理区加大精深加工的技术创新与研发力度,在加工工艺、加工设备、加工产品等方面求突破,拓展预制菜、休闲食品、冷冻食品等加工领域,促进衍生品的层次更加分明、档次不断提高。
6.支持做强“屈原龙虾”“屈原稻虾米”品牌。支持屈原(湖南)农文旅产业带直播电商基地等平台建设,推广“农产品+直播”销售模式,促进屈原稻渔产品销售步入“快车道”,提升屈原品牌溢价能力。
(屈原代表团 沈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