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子国城遗址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河市镇古罗子国城村,东南距汨罗市城区直线距离约2公里,中心位置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3′29″、北纬28°50′24.6″,海拔高程约31米。1956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动物,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被省文物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联合发文认定为第一批省级大遗址。
罗子国城遗址的总面积接近一百万平米,东面、北面邻近汨罗江,南面为李家河,主要由城址、外围聚落以及墓葬区组成。罗子国城城址在现地表大体可见平面呈长方形的城垣,其东西长约620米、南北宽约320米,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罗子国城遗址的墓葬区在遗址东南方向今汨罗市城区高泉山一带,时代集中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中一座春秋中期贵族墓葬中,出土铜鼎、盘、匜簠等容器六件,车马器十件,在一件铜盘上见有 “罗子”铭文,表明其墓主可能为罗国高级贵族。其中,在汨罗山墓区分布有十余座大型封土堆,最大者底径约40米、高约7米,最小者底径约20米,高约2米。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罗子国城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工作。一方面,表明罗城遗址至迟在春秋晚期已经形成较大的聚落规模;另一方面,也证明了罗城遗址内以城墙、大型建筑为代表的高等级遗迹应主要集中于战国中期以后,从而为楚罗县城的设立和城市的营建奠定基础。总之,考古发掘成果表明,罗子国城遗址为春秋时期楚文化大规模进入湖南的第一站,是湖南正式被纳入到中原王朝版图的起点所在。罗子国城遗址的城市发展历程可谓湖南华夏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对于研究江南的开发、湖南的早期历史以及湖湘文化的源头具有重要价值。
为此,建议:
1、成立罗子国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专班。由岳阳市人民政府牵头,市文旅广电局、屈原管理区、汨罗市等为成员单位的工作专班,参照湖南省已建成遗址公园的其他地市的经验,整合、统筹现有资源,高效推进罗子国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
2、出台《罗子国城遗址保护条例》。以文物保护法为主要依据,参考国内类似古文化遗址保护的立法经验及省内望城县《铜官窑遗址保护条例》、宁乡县《炭河里遗址保护条例》,出台《罗子国城遗址保护条例》,切实保护文物安全。
3、大力争取项目资金。积极向上争取遗址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展示利用等方面的项目资金支持。
(屈原管理区代表团:向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