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区以主打文化创意、生态旅游元素的文体旅游特色产业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集中资源、合力发展,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原则。以拉动消费为重点,以产业融合为主线,全域全面推进旅游与生态农业、文化创意、科技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一圈三线五块多点”的全域旅游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一圈:改造东、西、南线大堤共计58公里,打造环区滨水观光休闲圈,将沿线河堤开发成四季有景、童叟共享、亲友同游的“亲水打卡地”。三线:推动尚磊路、禾沉路、S210干道景观化,串联全区主要旅游景点,打造季候分明、干净宜人的景观廊道。五块:以罗子国城遗址、芈月旅游度假村和河市河为重点,打造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水旅板块;以磊石山、凤凰山、河泊潭文化旅游区为重点,打造文化+休闲+研学+旅游融合发展的山旅板块;以岳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产业资源为重点,打造农业+科普+旅游融合发展的农旅板块;以尚磊路、东古湖、荞麦湖为重点,打造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生旅板块;以营田镇、天问街道为重点,打造地方文化+美食娱乐住宿+旅游融合发展的商旅板块。多点:积极推动一批亲水精致景点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民宿精品、特色村庄、美食街区、文创工坊、网红景点等,在全区形成多点开花、亮点纷呈的农文科体旅融合发展生动格局),建设“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的美好场景,打造全域旅游精品路线,致力塑造“罗国故都,诗画屈原”旅游品牌,建设休闲度假康养胜地、农文科体旅融合发展先行区,力争2024年实现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旅游收入3000万元;2025年实现接待游客15万人次,旅游收入5000万元;2026年实现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收入1.5亿元。
二、工作重点
(一)深化文旅融合行动
1.深化“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标准化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湖南优质鱼类育种研究院及淡水鱼健康养殖项目、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小试中试基地、绿色循环种养试点项目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配套相应农旅设施建设,重点打造一批以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集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农旅示范基地,依托农业农村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研学产品及体验。
2.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掘湘楚文化、罗子故国文化、屈子文化、农垦文化以及本地特色民俗节庆等文化资源,融入旅游全过程全要素开发,持续打响“屈原故地”“罗国故都”“芈月故乡”“汨江故道”“农垦故事”五大文化品牌。
3.深化“科技+旅游”融合发展。支持岳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企业实现智慧化发展,鼓励拓展旅游功能,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开发农业、水利等科普研学产品。坚持科技赋能,加快发展场景模拟、情景呈现等新型旅游业态。
4.深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支持市场主体承办民间龙舟赛、自行车赛、节庆嘉年华等特色体育节会活动,做强做大体育旅游消费市场。依托汨罗江故道等境内河流湖泊,开展垂钓、趣味龙舟赛等休闲运动项目,发展赛艇、帆板等水上旅游新业态,建设水上体育赛事基地;依托凤凰山、磊石山发展山地户外旅游,推广徒步、骑行等户外旅游项目,打造户外运动基地。
5、深化“文化创意+旅游”融合发展。围绕屈原“五大文化”品牌,鼓励引进社会资本,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依托屈原民俗文创园,打造老糖厂工业展示馆及网红餐厅;申报营田窑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资建设非遗体验馆,开发非遗文创商品;依托纺城博物馆打造纺城街区文化品牌活动;鼓励支持景点、街道社区开发夜间文化新业态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6、深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推进生产环境绿色化、生产过程生态化,打造候鸟安居家园、江豚栖息乐地。坚持保护优先。坚持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学确定旅游开发方式和强度。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在生态旅游领域应用,在“科技+旅游”建设中,探索形成新科技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发展相融合新机制,释放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坚持共建共享。坚持旅游为民、旅游惠民。推出生态旅游线路,鼓励市场主体有序参与生态旅游建设发展,推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7.深化“其他+旅游”融合发展。深化“工业+旅游”融合发展,鼓励本地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开发新业态产品,打造省内工业旅游精品,积极创建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工业旅游示范区品牌。深化“商业+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本地区商圈、商业街区与文旅联动发展,引进新兴娱乐业态,培育本土特色小店,支持研发特色文创商品,打造融娱乐、文化、购物、美食等于一体的商文旅综合体。
(二)创建文旅品牌行动
1.创建国家级文旅品牌。支持河泊潭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罗子国城遗址(含芈月村)创建国家3A旅游景区;支持凤凰乡、河市镇、营田镇等申报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创建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推动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项目申报工作。
2.创建省级文旅品牌。以东古湖为依托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基地;以芈月旅游度假村为依托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屈原民俗文创园为依托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以尚磊路、禾沉路、S210等景观廊道为依托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精品廊道;以凤凰山为依托创建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湖南文体旅游新业态示范基地;积极推进五星级、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与民宿申创。
3.创建市级文旅品牌。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传承力度,打造市级非遗工坊、非遗街区;推动公共服务文化高质量发展,打造市级最美潇湘文化阵地。
(三)壮大文旅市场行动
1.打造文旅龙头企业。由城投公司成立屈原管理区屈原潭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盘活区内国有资源资产,加强资源要素整合融合,完善产业链布局,做强产业链条。支持湖南龙船头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二期农业主题公园项目建设。
2.壮大传统文旅企业。扶持域内企业特色化、品牌化、集团化发展,推动芈月旅游度假村、惠众农庄等传统文旅企业“小转规”“规转股”。
3.鼓励经营主体跨界融合。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融合共同发展,探索文旅企业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分离运营的有效途径,构建现代文旅市场体系。引导支持文体娱等相关企业行业跨界合作,实现融合发展及开发运营。
4.支持文旅行业协会建设。根据文旅业态发展情况,支持成立相关行业协会,并在自律监督、提高服务、推进标准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四)优化文旅环境行动
1.优化文旅投资环境。优化文旅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文旅企业能力。重点跟踪一批知名文旅集团、知名文旅品牌,力促一批高质高效文旅项目落地建设,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建立文旅产业招商项目跟踪服务机制。
2.落实“游客满意在屈原”。建立健全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倡导文明旅游,开展文明景区创建活动,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文明旅游主题活动。
(五)提升文旅服务行动
1.加强交通基础建设。推进尚磊路、禾沉路、S210道路提质改造,建设环区滨水观光休闲圈、尚磊路湿地生态旅游景观廊道、禾沉路科技农业文化景观廊道、S210历史文化景观廊道,构建“三横三纵”道路体系,形成“一圈·三线”旅游风景廊道。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旅游通景公路建设。
2.完善旅游标识体系。在区内重要交通节点、主要干道和重点旅游区设置道路指示牌、形象广告牌等旅游标识,开展路名征集活动,规范各旅游道路命名。
3.实施智慧旅游工程。支持开发景区云上游、推动景区数字化建设,实现景区远程监管、智能导游、在线预订等智慧服务全覆盖。到2025年实现景区WiFi全覆盖、5G信号双覆盖。
(六)推广文旅营销行动
1.加大旅游品牌宣传。以“罗国故都·诗画屈原”为旅游形象品牌,在主流媒体及重大节会赛事活动中使用、推广。
2.开展市场引客活动。以长株潭城市群、岳阳、常德、益阳、荆州等为重点客源市场,开展文旅促销活动,发放文旅消费券,制定并落实“引客入屈”计划,挖掘潜在客源,开拓立体客源市场。
3.创新文旅新媒体营销。构建“互联网+”、“新媒体+”推广营销体系,突出创意营销,以“微信抖音小红书”为主,完善新媒体矩阵,建立流量达人库并开展创新营销推广。
4.强化节庆活动推广。推进社会化市场化办节办会模式,重点策划举办屈原学术交流、民间龙舟赛、营田灯会等节庆活动。
5.加强区域联合营销。依托岳阳市旅游一体化平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联盟等平台开展营销推广工作。
(七)培育文旅人才行动
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成立区全域旅游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智库。与省内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设立文旅融合发展研究实践基地,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快培养文化旅游领军人才,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推动行业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由区党委书记、区管委会主任任顾问,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区管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党委宣传部、文旅广电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及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域旅游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细化任务,抓好落实,推动全域旅游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做好用地保障
加强项目用地保障。将文化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文物保护、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协同规划实施,实行“统规分建”“多规合一”,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文旅项目用地需求,保障文旅项目用地供应。
(三)加大资金保障
由发改局、财政局、文旅广电局等认定重点项目名单,优先纳入全区争取上级预算内资金重点项目支持范围。区财政每年安排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区本级文旅产业发展等考核奖励。
(四)健全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区全域旅游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制度和重点项目巡检制度,把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建设成效纳入区党委、管委对相关部门和乡镇的年度绩效评估考核,考评结果作为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各部门单位对照三年行动方案任务分解表制定具体的分项实施方案,细化任务目标、工作措施、完成时限和各层级责任人,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按照实施方案抓落实,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三年行动顺利推进。
屈原管理区全域旅游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任务分解表(2024-2026年)
序号 |
分类 |
任务 名称 |
任务内容 |
牵头领导 |
牵头单位 |
配合单位 |
任务单位 |
完成计划 |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
1 |
发展布局 |
围绕“一圈三线五块多点”的发展布局,构建独具生态水乡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做强重点板块,做活旅游业态,做优旅游产品,做到圈上有特色、线上有风景、块上有形象、点上有精品。 |
一圈:改造东大堤、西大堤、南线(南撇洪渠)共计58公里,打造环区滨水观光休闲圈,将沿线河堤开发成四季有景、童叟共享、亲友同游的“亲水打卡地”。 |
陈学礼 |
发改局 |
交通局 水利局 城管局 各乡镇街道 |
交通局 |
完成东西大堤、南线提质改造,落实西大堤凤凰乡段9公里资金计划。 |
筹措落实西大堤9公里及沿西大堤、东大堤6个观景平台前期规划,争取项目资金。 |
完成沿西大堤、东大堤6个观景平台建设,将西大堤9公里按旅游公路标准建设。 |
2 |
水利局 |
东大堤按防洪工程标准护坡7公里,草籽护绿7公里。 |
西大堤按三级堤防标准加培8.8公里二级平台,为旅游公路建设夯实基础。 |
南撇洪堤防洪治理16公里,草籽护绿16公里。 |
||||||
3 |
营田镇 |
1、在通往东古湖观鸟基地沿线种植果树、观赏树木等。 2、加强通往团湖拱仓库、荷花观赏基地等通景道路建设。 |
做好南线沿线乡村道路修复维护工作,在合适地段种植观赏花卉,增加旅游元素,提升乡村品位。 |
推进南线营田段沿线两侧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建设。 |
||||||
4 |
河市镇 |
对东大堤古罗城村段绿化维护提质,沿堤沿路增加旅游宣传标识标牌。 |
1、基本完成部门对东大堤三和村段进行旅游公路改造,增加旅游元素。 2、做好南线沿线乡村道路修复维护工作,在合适地段种植观赏花卉,增加旅游元素,提升乡村品位。 |
推进南线河市段沿线两侧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建设。 |
||||||
5 |
凤凰乡 |
做好域内临水堤岸道路保洁工作,对沿线河堤两侧撒播季节性花卉。 |
在辖区通村公路两侧合适地段种植观赏花卉,增加旅游元素,提升乡村品位。 |
结合秀美乡村建设,将沿线河堤打造成四季有景、百姓喜闻乐见的散步、游玩打卡地。 |
||||||
6 |
三线:加大尚磊路、禾沉路、S210美化力度,串联全区主要旅游景点,打造季候分明、景色优美的景观廊道。 |
曹正平 |
农业农村局 |
水利局 交通局 城管局 文旅广电局 各乡镇街道 |
交通局 |
完成尚磊路、禾沉路、S210提质改造,争取2公里通景公路建设计划。 |
完成2公里通景公路建设前期规划设计等基础工作;推进通景公路建设。 |
基本完成旅游样板路建设。 |
||
7 |
营田镇 |
在辖区尚磊路、S210沿线撒播季节性花卉,并做好维护工作,合适地段种植观赏性树木花卉,增加旅游元素,提升乡村品位。 |
继续做好在辖区尚磊路、S210沿线撒播季节性花卉,并做好维护工作。 |
继续做好在辖区尚磊路、S210沿线撒播季节性花卉,并做好维护工作。 |
||||||
8 |
河市镇 |
1、对从S210进入芈月旅游度假村道路提质建设。 2、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加大S210古罗城村段清洁美化,对缺损绿化及时补种。 |
加大禾沉路从南线至S210段路边美化力度,补种绿化树木,路旁撒种四季花草,并做好维护工作。 |
对5号路沿线绿化补种,路旁撒种四季花草,并做好维护工作。 |
||||||
9 |
凤凰乡 |
尚磊路空隙处补种景观树木,两侧撒播季节性花卉,铺设彩虹游道,对沿线垂钓、车辆乱停乱放等进行集中整治,将3号路打造成打卡拍照、影视取景、骑行游玩的知名景点。 |
尚磊路靠近沉凤路1公里处,路边撒播季节性花卉,种植观赏性树木;对沉凤路两侧进行绿化提质,结合秀美乡村建设,重点打造横港村段。 |
尚磊路两旁从沉凤路口至荞麦湖优质鱼类育种研究院撒播季节性花卉,种植观赏性树木,加大绿化美化力度。 |
||||||
10 |
五块:以罗子国城遗址、芈月旅游度假村和河市河为重点,打造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水旅板块;以磊石山、凤凰山、河泊潭文化旅游区为重点,打造文化+休闲+研学+旅游融合发展的山旅板块;以岳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产业资源为重点,打造农业+科普+旅游融合发展的农旅板块;以尚磊路、东古湖、荞麦湖为重点,打造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生旅板块;以营田镇、天问街道为重点,打造地方文化+美食娱乐住宿+旅游融合发展的商旅板块。 |
徐胜 |
文旅广电局 |
各乡镇街道 |
文旅广电局 |
积极招商,推进河泊潭文化旅游区二期建设、东古湖观鸟景区二期建设。 |
完成河市河龙舟训练基地项目建设,并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
完成凤凰山、磊石山景点开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
||
11 |
营田镇 |
以雅朵睿致大酒店为龙头,开启集游娱购玩住一体步行美食街建设。 |
推进步行街美食娱乐住宿+旅游融合发展一条街。 |
成功打造屈汨湘地标级步行美食街商旅综合体。 |
||||||
12 |
天问街道 |
完成纺城文化夜市摊位、绿化、亮化、美化、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美食街、纺城记忆主题公园、德科广场,打造纺城文化夜市。 |
招引特色客商、文体艺术社会组织入驻引流。利用节假日,举办毕业季、啤酒节、龙虾节、情人节等大型音乐夜市活动。 |
根据市场反馈和群众需求,丰富纺城文化夜市内容,提升群众体验感和满意度。 |
||||||
13 |
河市镇 |
完成河市河水上运动基地概念性策划,罗子国城遗址北城墙修复。 |
加大以罗子国城遗址、芈月旅游度假村和河市河为重点,打造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水旅板块,做活河市河黄金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
加大水旅板块招商力度,力争河市河龙舟基地项目建设完成。 |
||||||
14 |
凤凰乡 |
对磊石山、凤凰山、河泊潭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调研,整合历史、传说、民俗等资源。制定并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包括步道、观景台、游客服务中心等。初步设计文化、休闲、研学、旅游融合发展的旅游产品。在磊石村、凤凰村区域内建设灰鹤、白鹤、大雁观赏平台,打造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生旅板块。在河泊潭文化旅游区道路两边稻田连篇种植花用油菜、草籽等花肥两用冬季作物。 |
依托河泊潭历史文化名村名片,研究屈子爱国主义和廉政文化研学课程,实施研学项目,开展首批研学活动。举行如生态徒步、骑行活动、观鸟摄影等系列活动,推介山水凤凰。配合河泊潭二期项目开发。 |
配合全域旅游发展,加大磊石山开发建设,配合河泊潭二期项目建设。 |
||||||
15 |
多点:积极推动一批亲水精致景点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民宿精品、特色村庄、美食街区、文创工坊、网红景点等,在全区形成多点开花、亮点纷呈的农文科体旅融合发展生动格局。 |
徐胜 |
文旅广电局 |
各乡镇街道 |
文旅广电局 |
推动屈原民俗文创园+养老项目建设,河泊潭文化旅游区民宿项目招商引资签约。 |
营田岳州窑非遗体验馆开馆纳客,推动河泊潭村和芈月旅游度假村民宿及露营基地建设。 |
培树星级民宿品牌。 |
||
16 |
营田镇 |
打造集垂钓、餐饮、休闲活动一体的“香之穗”农家乐,。 |
完成屈原民俗文创园糖厂工业博物馆建设,推动荷花村湘莲种植、赏、品、购、娱等因素加强旅游开发。 |
利用全国文明村名片,推动义南村旅游发展。 |
||||||
17 |
河市镇 |
完成芈月旅游度假村建设,着力建设好农业主题公园。 |
完成芈月旅游度假村露营基地建设,引导三和村民宿开发建设。 |
完成河市名人旧居连尔居特色村庄创建。 |
||||||
18 |
天问街道 |
发展工业文化,依托汨纺工业遗址,建成汨纺工业文化博物馆。招引建设营田窑非遗体验馆等。 |
延伸建设汨纺工业文化博物馆室外展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
根据市场反馈和群众需求,对博物馆室外展场进行延伸拓展,协同开发文创产品,提升群众体验感和满意度。 |
||||||
19 |
凤凰乡 |
对全乡适宜打造四号河、平江河亲水景点、精品民宿、特色村庄、文创工坊的村进行调研、摸底,并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因地制宜制定具体规划。 |
启动亲水景点、民宿精品与特色村庄、文创工坊的建设,包括平江河河泊潭景区段水上乐园,河泊潭、凤凰山等精品民宿,河泊潭特色村庄,屈味斋、荞府堂、屈凤春等文创工坊。注重与屈原文化、农垦文化和自然景观的融合。 |
结合农业产业项目,对荞麦湖优质鱼类育种研究院进行产学研旅游深度打造。 |
||||||
20 |
深化文旅融合行动 |
深化“农业+旅游”融合发展 |
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标准化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湖南优质鱼类育种研究院及淡水鱼健康养殖项目、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小试中试基地、绿色循环种养试点项目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配套相应农旅设施建设,重点打造一批以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集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农旅示范基地,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农村生产生活空间及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农业旅游研学产品,丰富农业旅游体验。结合全区产业资源及各乡镇土地资源、山水林田河湖等自然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产品,力争在“三线”区域种植油菜万亩以上,以森林乡村城镇建设三年行动为契机,在乡镇逐步推进成片、成线栽种观赏性树木,打造多彩的春天景观。依托惠众农科、丰翼景源、营田米业、乐丰米业、天之韵、海泰博农、湘水洞庭、屈凤春、屈原黄茶等企业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群,大力发展农业企业,积极培育注册稻花鲜、屈原小龙虾、合方鲫、屈原湘莲等品牌,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组织农业生产企业、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与知名电商、实体企业对接,促进农产品销售。 |
曹正平 |
农业农村局 |
生态环境局 发改局 自然资源局 文旅广电局 农科园 科工局 城投公司 各乡镇街道 |
农业农村局 |
积极探索荷鱼综合种养发展模式,打造“鱼戏莲叶间”观光体验渔业。 |
以湖南荞麦湖优质鱼类育种研究院暨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为抓手,打造荞麦湖生态渔业公园,建设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国标垂钓基地、淡水鱼类繁育研学基地,以“三大基地”为核心,规划发展“渔家乐、当渔民”精品旅游路线。 |
加快建设荞麦湖文旅宣传推广平台,开展整体营销。强化基地品牌推广,不断擦亮叫响“荞麦湖生态渔业公园”旅游形象。支持荞麦湖生态渔业公园创建市级、省级、国家级旅游科技示范基地。 |
21 |
举办屈原管理区“激情夏日 众享龙虾”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屈原龙虾”2024品牌推介宣传活动;寻春天的第一杯“岳阳黄茶”等文旅节庆活动。 |
举办“屈原龙虾”文化旅游节,屈原管理区2025年农民丰收节等文旅节庆活动。 |
提档升级“屈原龙虾”文化旅游节、农民丰收节等文旅节庆活动。 |
|||||||
22 |
在S210、禾沉路和工业大道公路沿线种植油菜万亩以上,打造油菜花风景廊道。 |
在凤凰乡河泊潭村结合河泊潭文化旅游区集中连片种植油菜千亩以上,打造农旅景观综合体。 |
在营田镇荷花村、河市镇三和村和凤凰乡河泊潭村集中连片种植油菜,推广“花、菜、肥”三用油菜品种和标准化种植模式,引导农民发展油菜旅游产品,形成“乡村游”“花季游”“采摘游”等。 |
|||||||
23 |
自然资源局 |
在三个乡镇主干道栽种景观树木,采取乔灌花草相结合的模式开展试点行动。 |
初步完成各乡镇沿线景观树木栽培种植行动。 |
全面形成景观树木连线成片式栽种规模。 |
||||||
24 |
营田镇 |
在宝塔村继续开展庭院经济建设,新增葡萄园三处,桃树园一处,果树带一条。继续落实好村主道及260乡道绿化建设。继续落实好沿260乡道及沉凤路沿线油菜种植,打造多彩宝塔。 |
在宝塔村继续推动庭院经济建设,争取新增地葡萄园初见成效。继续管理好村干道及260乡道沿线绿化的树木,打造美丽宝塔。在港凤路两边农田,种植近千亩油菜基地,形成春季就来屈原看油菜花的特色。 |
鼓励支持荷花村、团湖村打造万亩油菜种植基地。荷花村及工业大道沿线空坪隙地全域整治,合理布局种植栀子树等。 |
||||||
25 |
凤凰乡 |
高标准建设河泊潭-东干-横港-荞麦湖万亩双季稻高产高效示范观赏片。打通雷竹园、猕猴桃园、茶园、樱花园等农旅观光通道,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
打造手工茶叶制作体验馆,开展黄茶生产观光、研学实践活动等文旅休闲体验活动。 |
依托湖南优质鱼类育种研究院及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打造周边青少年鱼类科普基地。 |
||||||
26 |
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
充分发掘湘楚文化、罗子古国文化、屈子文化、农垦文化以及本地特色民俗、节庆、地方传说、特色文艺等文化资源,融入旅游全过程全要素开发,丰富旅游体验,持续打响“屈原故地”“罗国故都”“芈月故乡”“汨江故道”“农垦故事”五大文化品牌。培育以河泊潭文化旅游区、芈月旅游度假村、罗子国城遗址博物馆、纺城记忆主题公园、农垦文化主题博物馆等项目为支撑的文化休闲体验旅游,培育和推动河泊潭文化旅游区等四个项目文化休闲体验旅游、项目建设;建设屈原图书馆和文化艺术体育中心,打造屈原文化地标;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及公共服务功能融入各类商业设施、文化场馆、产业园区、街区、社区、农村,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推动屈味斋粽子、屈原黄茶、屈原湘莲等农产品和屈原黄蜡石玉雕等工艺品与现代科技、时尚元素、地域文化元素结合,打造“屈原礼物”旅游文创品牌。 |
徐胜 |
文旅广电局 |
党委宣传部 融媒体中心 农科园 城投公司 各乡镇街道 |
文旅广电局 |
1. 争取汨罗江端午文化保护和传承资金,进一步丰富罗子古国文化产品内容; 2. 推进罗子国城遗址城墙保护和修缮; 3. 依托端午节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打响“屈原故地”品牌; 4. 推动纺城博物馆建设开馆; 5.对全区文保单位和文化遗迹刊碑保护并编书传承。 |
1.持续提升“营田灯会”和端午民间划龙舟两大文化品牌活动成效; 2.河泊潭文化旅游区创建“研学旅游基地”。 |
利用河泊潭文化旅游区二期项目,全面打造屈子研学线路。 |
|
27 |
河市镇 |
收集河夹塘民俗文化;规划罗子国城旅游示范村创建;鼓励芈月旅游度假村开发文化休闲体验旅游。 |
编制河夹塘老街恢复项目与龙舟竞渡等河市河文体活动;以罗子国城遗址博物馆、考古保护区为中心优化周边环境;鼓励芈月旅游度假村开发文化休闲体验旅游。 |
争取项目逐步建设河市老街竞渡运动基地;鼓励芈月旅游度假村开发文化休闲体验旅游;创优罗子国主题元素的大景区环境。 |
||||||
28 |
天问街道 |
开展纺城记忆主题公园、德科广场、希望广场亮化、绿化、美化、文化“四化”工程,打造城市IP。 |
对纺城记忆主题公园、德科广场、希望广场亮化、绿化、美化、文化进行全面提质升级,打造城市IP。协同区级开发工业文化产品。 |
根据市场反馈和群众需求,完善公园广场“四化”工程,提升工业文化产品质量,增强群众体验感和满意度。 |
||||||
29 |
营田镇 |
1、赴茶盘洲农垦博物馆考察并对接,与文旅广电局互动,开展农垦博物馆方案制订及布展。 2、全力打造东古湖湿地生态公园,在东古湖湿地核心位置布局观景平台、观鸟走廊,打造集观鸟、摄影、赏花、民宿、科普、商展等一体发展的生态景区。 |
积极向省文物局申报农垦博物馆建设项目并按规划实施。 |
以农垦博物馆建设为载体,积极申报农村改革试点项目,争取项目资金。 |
||||||
30 |
凤凰乡 |
依托国家3A级景区河泊潭文化旅游区,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举办大型祭祀活动、民俗文化节等,使河泊潭影响力倍增,成为屈子文化新名片。组织设计团队,结合屈子文化、地方特色等元素设计文创产品。选定屈味斋粽子、屈原黄茶等农产品及黄蜡石玉雕等工艺品作为文创产品基础。引入现代科技、时尚元素,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吸引力。在河泊潭文化旅游区域设立文创产品展示与销售点。 |
|
巩固“屈原故地”等文化品牌地位,形成品牌效应。持续加强品牌宣传与推广,保持品牌热度。策划并执行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项目,提升品牌美誉度。引入更多高端旅游项目,如文化主题酒店、高端民宿等。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如康养、教育等。 |
||||||
31 |
深化“科技+旅游”融合发展 |
支持岳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企业实现智慧化发展,鼓励相关科技企业拓展旅游功能,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开发虚拟探索体验、高新科技科普研学等产品。坚持守正创新,科技赋能,聚焦“文化+科技”发展之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鼓励各市场主体依托本地地域文化,以科学技术为驱动,推动文旅产品和业态创新升级,应用触控交互、体感交互、投影成像、场景装置等前沿技术手段,强化文旅新体验,推出一批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沉浸式音乐、戏剧、光影秀、演艺剧目;加快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数字化建设。鼓励社会资本运用科技手段,打造东古湖观鸟景区、东古湖小天鹅科普馆、水利设施科普展、屈子文化科普展等产品,强化各类科普旅游产品体验。 |
陈学礼 |
科工局 |
发改局 文旅广电局 农业农村局 农科园 自然资源局 水利局 各乡镇街道 |
科工局 城投公司 |
引导荞麦湖优质鱼类研究院开拓科普研学活动。 |
1. 制定东古湖小天鹅科普基地建设方案,全力建设东古湖候鸟保护监测站; 2.引导企业在观鸟季节到东古湖观鸟景区外围开展云直播推介产品,同时进行线下线上宣传推广。 |
1.全力建设东古湖小天鹅主题展览馆,科技科普馆筹; 2.争取引入企业、商户进驻河泊潭文化旅游区开设固定商业摊位,丰富景区业态 。 |
|
32 |
水利局 |
利用现有周家垅标准化泵站建设,开展水利知识科普展。 |
按照景观工程设计标准,打造屈原营田泵站水利风景区。 |
利用磊石泵站泵房设施建设屈原水利史料陈列馆。 |
||||||
33 |
天问街道 |
发展社区文化,推进未来社区建设。依托智慧社区平台和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深化互助式基层治理,做实线上平台活跃度和线下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形成有影响、可复制、可观摩的社区治理样板。 |
继续深化互助式基层治理模式,做实工作,做好宣传,打造有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开展社区文化体验品牌创建。 |
根据社会反馈和群众需求,继续深化互助式基层治理,提升群众体验感和满意度。 |
||||||
34 |
营田镇 |
突出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三大主题,以东古湖湿地为核心片区,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展示基地、生态科学博物馆。 |
对接招商引资工作,搞好东古湖绿色发展示范区项目建设。 |
建设运营以东古湖湿地为核心片区绿色发展示范区项目。 |
||||||
35 |
深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
依托汨罗江故道等境内河流湖泊,以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垂钓、趣味龙舟赛等休闲运动项目,发展赛艇、帆板、滑水、皮划艇、摩托艇等水上装备旅游新业态,建设水上体育赛事基地;依托凤凰山、磊石山,大力发展山地户外旅游,推广徒步、露营、骑行、马拉松、滑翔等户外旅游项目,打造户外运动基地。支持各市场主体承办特色体育旅游赛事、节庆嘉年华等体育节会活动,打造龙舟赛、垂钓赛、马拉松赛、汽车越野赛、自行车赛等特色体育节会赛事,做强做大体育旅游消费市场。整合区内体育旅游项目,打造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依托东大堤-西大堤打造环区滨水生态运动精品线路,依托汨罗江故道-河市河-湘江,打造水上龙舟赛线路,依托屈子文化园-河泊潭文化旅游区-芈月旅游度假村-罗子国城遗址,打造文化骑行线路。 |
徐胜 |
教体局 |
发改局 水利局 文旅广电局 总工会 城管局 各乡镇街道 |
教体局 |
1. 开展系列活动,推动旅游发展。举办端午龙舟活动;举办端午太极拳展演、全民健身日太极拳展演、全区篮球比赛、环湖自行车赛; 2. 制定群众性体育运动相关基地规划:河市河、河泊潭水上运动基地规划;凤凰山、磊石山户外运动基地规划;太极拳文化演习传承基地规划。 3.争取岳阳市屈原全民健身项目。 |
1.举办端午龙舟节活动; 2.引进市场主体推进群众性体育运动相关基地落地; 3.举办环湖自行车赛; 4.推进河泊潭龙舟运动研学基地创建活动。 |
1.举办端午龙舟节活动; 2.举办环湖自行车赛; 3.推进河泊潭龙舟运动研学基地建设活动; 4.开展垂钓、健步等运动项目。 |
|
36 |
水利局 |
推动平江河、河市河3公里治理项目,并在项目建设实施中加入水文化旅游元素。 |
黄金河、三洲河治理5公里,并在项目建设实施中加入水文化旅游元素。 |
翁家港闸、迎丰低闸对内河生态补水、赛事补水。 |
||||||
37 |
河市镇 |
举办屈原管理区河市民间龙舟表演赛。 |
举办屈原管理区河市民间龙舟表演赛,拓展活动内容、丰富活动载体。 |
举办屈原管理区河市民间龙舟表演赛,筹建基础服务设施。 |
||||||
38 |
凤凰乡 |
完成水域资源调研,评估适合开展的水上运动项目,联合“大V”举办垂钓比赛,结合端午文化举办划龙舟体验活动,积极招商引资打造水上乐园等。完成山地资源调研,规划徒步、露营、骑行等户外线路。建设必要的户外旅游基础设施,如休息区、指示牌等。 |
举办水上体验活动,如趣味龙舟赛,吸引游客参与。举办小型徒步、露营活动,积累经验与口碑。 |
维持并提升水上运动项目的运营水平。加强与水上运动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提升项目专业水平。加强山地户外旅游项目的品牌建设与推广。推出具有特色的山地户外旅游产品与线路。举办山地户外旅游文化节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
||||||
39 |
深化“文化创意+旅游”融合发展 |
以文为魂,围绕屈原“五大文化”核心品牌,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加,着力打造系列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依托屈原民俗文创园,打造老糖厂工业展示馆,利用老糖厂的工业风打造网红餐厅;申报营田窑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开发营田窑非遗文创商品,投资建设非遗体验馆;利用纺城博物馆建成开馆契机,在纺城美食街打造老百姓自己的文化品牌活动;鼓励支持屈原文化商业街、民俗文创园、屈原图书馆和文化艺术中心综合体等开发沉浸式夜游、夜市、夜食、夜娱、夜购、夜展、夜秀、夜节、夜宿等夜间文旅业态,创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
徐胜 |
文旅广电局 |
科工局 发改局 国资中心 城投公司 城管局 各乡镇街道 |
文旅广电局 |
争取纺城博物馆开馆,联手纺城美食街打造“约在纺城”老百姓自己的文化品牌活动。 |
推动“老糖厂工业展示馆”建设;争取“糖厂”夜市、芈月夜市做出市场,创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助推“营田窑”申遗,争取营田窑非遗体验馆开业。 |
推动名人旧居连尔居及营田老街文化价值转入市场进行创意挖掘。 |
|
40 |
营田镇 |
1、依托屈原民俗文创园,制定老糖厂工业展示馆设计方案。 2、为更进一步完善“糖厂文创园”“屈子诗园”文化休闲广场,推进地方文化的发展,对广场周边的原菜地进行整改绿化,美化。 3、着力建设春看油菜、夏赏荷花、秋采栀子、冬观天鹅的“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农旅融合田园观光综合体。着力将荷花村建设成为城乡融合的典范、未来乡村的样板和全域农旅的起点。 |
对接有投资意向的客商,打造老糖厂工业展示馆,利用老糖厂的工业风打造网红餐厅。集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教育培训为一体。 |
以“屈子诗园”为重点,对许家小区进行全面打造,建成一个文化,文明,休闲美好小区。 |
||||||
41 |
深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
利用现有旅游资源,深化生态保护与利用,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项目建设上坚持保护优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特别是农业项目、水利项目、文旅项目等建设中加强生态保护、融合旅游元素建设,科学合理确定旅游开发的方式和强度,不断探索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新模式,提升旅游发展水平,推动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相得益彰。在凤凰山、磊石山的开发建设中充分体现生态特色。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在生态旅游领域的应用和推广,特别在“科技+旅游”建设中探索形成新科技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相融合的新机制新模式,释放生态旅游发展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在湖南省优质鱼类育种及绿色循环发展科技馆、小天鹅科普馆、营田窑体验馆等建设中体现并提升生态元素。坚持共建共享。坚持旅游为民、旅游惠民。适时推出生态旅游线路,鼓励市场主体有序参与生态旅游建设发展,强化社会参与意识,打造文旅龙头企业,推动生态旅游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
胡志刚 |
生态环境局 |
发改局 农业农村局 水利局 自然资源局 文旅广电局 科工局 农科园 贸促会 城投公司 各乡镇街道 |
水利局 |
平江河治理5公里,并在项目建设中融入水利景观元素。 |
西大堤护绿10公里,并在项目建设中融入水利景观元素。 |
拟开动河湖连通项目,渠道护绿30公里,并在项目建设中融入水利景观元素。 |
|
42 |
凤凰乡 |
完成凤凰山、磊石山等区域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规划初稿。初步建立农业、水利项目中的生态保护机制。推出1-2条初步规划的生态旅游线路,吸引首批游客体验。 |
完成凤凰山、磊石山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科技+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提升游客体验。建立起生态旅游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多方参与。 |
继续推动凤凰山、磊石山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
||||||
43 |
营田镇 |
加强荷花村湘莲基地和东古湖湿地保护。 |
整合项目推动水渠两侧硬化绿化工作,美化观赏线路。 |
推动义南村生态旅游开发。 |
||||||
44 |
深化“其他+旅游”融合发展 |
深化“工业+旅游”融合发展,鼓励支持本地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新材料企业创新开发工业文化体验、工业文化创意、工业研学旅游等新业态产品,设置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强的体验项目,打造省内知名工业旅游精品,积极创建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工业旅游示范区等品牌。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创新和利用,推动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壮大,鼓励发展户外运动装备、装配式建筑等装备制造业发展。深化“商业+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本地区商圈、商业街区等与文化和旅游联动发展,培育本土特色小店,引进新兴娱乐业态,鼓励研发特色文创商品,打造融休闲娱乐、文化体验、逛街购物、美食品尝等于一体的商文旅综合体。 |
陈学礼 |
科工局 |
文旅广电局 发改局 国资中心 城投公司 城管局 各乡镇街道 |
科工局 |
推进汨纺工业文化博物馆、德科工业园进一步完善工业+旅游元素,争取三年内创建湖南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
1. 推进汨纺工业文化博物馆、德科工业园创建湖南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2. 积极推进湖南农文旅抖音直播电商基地建设,结合本地特色产品联合开发文旅爆款产品,发展抖音直播新业态; 3.引导顺天香酒业酿酒园建设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4.组织全区住宿酒店(宾馆)、餐饮业开展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等活动。 |
1.汨纺工业文化博物馆、德科工业园成功创建湖南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2.围绕屈原特色美食,创建屈原美食餐饮业联盟,利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推出系列推广微视频; 3.推进顺天香酒业、海泰博农、文创商品的开发与生产。 4.引导海泰博农公司建设栀子特色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结合研学旅游开设栀子系列产品制作过程体验课;将“赏栀子园、喝栀子茶、吃栀子餐”打造成海泰博农特色旅游线。 |
|
45 |
创建文旅品牌行动 |
创建国家级文旅品牌 |
大力支持河泊潭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罗子国城遗址(含芈月村)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支持凤凰乡、河市镇、营田镇等申报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支持海泰博农申创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积极推动在创建岳阳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过程中同步创建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品牌;有序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项目申报工作;支持甲级、乙级民宿申创。 |
徐胜 |
文旅广电局 |
农业农村局 科工局 农科园 各乡镇街道 |
文旅广电局 |
筹划推动河泊潭文化旅游区创建4A级景区。 |
实施推动河泊潭文化旅游区创建4A级景区。 |
完成推动河泊潭文化旅游区创建4A级景区。 |
46 |
河市镇 |
支持三和村申报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 |
积极申报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
申报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加大文旅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
||||||
47 |
凤凰乡 |
全面评估河泊潭文化旅游区现状,对照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查漏补缺,制定详细的升级改造计划,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积极筹备并开展河泊潭村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工作。对全乡适宜打造精品民宿、的村进行调研、摸底,并学习、借鉴外面的经验,制定具体规划。 |
对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查漏补缺,全面推动河泊潭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完成河泊潭村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工作。对凤凰乡内的民宿进行摸底调查,筛选符合条件的民宿进行重点扶持,打造一批群众体验感高、满意度高的特色民宿集群。 |
|
||||||
48 |
创建省级文旅品牌 |
鼓励支持东古湖等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基地;鼓励荞麦湖、芈月旅游度假村等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鼓励支持屈原文化商业街、屈原图书馆和文化艺术体育中心综合体、民俗文化园等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积极推进尚磊路、禾沉路、S210等景观廊道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精品廊道;大力支持凤凰山山地运动基地、汨罗江屈原龙舟基地等创建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湖南文旅新业态示范基地;积极鼓励五星级、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与民宿申创。 |
徐胜 |
文旅广电局 |
教体局 交通局 自然资源局 各乡镇街道 |
文旅广电局 |
推动河市镇三和村申报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芈月旅游度假村申报五星级乡村旅游点。 |
推动河泊潭村申报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
推动民俗文创园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
|
49 |
交通局 |
规划禾沉路最美农村路,S210在目前绿化的基础上,配合其他部门,搞好绿化、亮化工作。根据最美农村路建设要求开展规划。 |
积极与省、市对接,争取禾沉路最美农村路进入笼子。 |
将禾沉路打造成最美农村路。 |
||||||
50 |
河市镇 |
支持芈月旅游度假村创建省级旅游度假村。 |
推进芈月旅游度假村创建省级旅游度假村。 |
实现芈月旅游度假村创建省级旅游度假村。 |
||||||
51 |
天问街道 |
完成汨纺工业文化博物馆省级设立备案。 |
争创全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
成功创建全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
||||||
52 |
凤凰乡 |
协助创建荞麦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制定详细的创建计划,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服务质量提升等。加强与上级旅游主管部门的沟通,争取尚磊路景观廊道省级乡村旅游精品廊道的申报支持。 |
推动河泊潭村创建省级旅游重点村。 |
成功创建荞麦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尚磊路景观廊道进入省级乡村旅游精品廊道。 |
||||||
53 |
创建市级文旅品牌 |
加大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传承力度,积极打造市级非遗工坊、非遗街区、非遗村镇示范点;开展屈原文化、“中华诗词之乡”品牌创立工作,推动公共服务文化高质量发展,打造市级“最美潇湘文化阵地”等。 |
徐胜 |
文旅广电局 |
各乡镇街道 |
文旅广电局 |
支持营田窑非遗工坊落户德科工业园,协助推动体验馆建设,力争营田窑完成“区级非遗”公布流程。 |
推动营田窑申报市级非遗。 |
推动东古湖观鸟景区创建3A景区。 |
|
54 |
河市镇 |
加强乡镇文化站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创建市级“最美潇湘文化阵地”设施建设。 |
推选重点村创建市级“最美潇湘文化阵地”。 |
创建市级“最美潇湘文化阵地”。 |
||||||
55 |
营田镇 |
加大营田灯会文化挖掘。 |
争取国投项目将拱仓库建成屈原农垦文化博物馆,留住乡愁,增加记忆,并成为网红打卡点。 |
加大营田古镇及营田老街历史文化挖掘。 |
||||||
56 |
凤凰乡 |
深入挖掘屈原文化与凤凰乡的历史渊源,整理相关文献资料,配合创建市级非遗工坊、非遗街区、非遗村镇示范点。 |
继续深入挖掘屈原文化与凤凰乡的历史渊源,整理相关文献资料,配合创建市级非遗工坊、非遗街区、非遗村镇示范点。 |
创建市级非遗工坊、非遗街区、非遗村镇示范点5个以上。 |
||||||
57 |
支持文旅行业协会建设 |
支持相关组织根据文旅业态发展情况,成立相关行业协会,鼓励支持行业在自律监督、提高服务、推进标准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徐胜 |
屈原潭文化旅游公司 |
文旅广电局 市监局 民政局 |
文旅广电局 |
成立屈原文旅协会,推动全区酒店、餐饮业协会向好发展。 |
完成行业内旅游星级酒店创建和申报。 |
创建和申报行业内旅游星级酒店1个以上。 |
|
58 |
落实“游客满意在屈原” |
建立健全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区(点)、旅游民宿等级评定和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评定工作,落实旅游(点)、星级饭店、等级民宿复核和退出机制。强化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压实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安全监管责任,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倡导文明旅游,积极开展文明景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观影观演观赛等宣传引导,建立文明旅游志愿者队伍,开展文明旅游主题活动。 |
徐胜 |
文旅广电局 |
市监局 社会工作部 |
文旅广电局 |
配合全区有关宣传工作,统筹开展“文明旅游月”活动,成立屈原旅游志愿者协会,协同做好文明旅游主题活动。 |
1. 结合省市有关评定工作,全面建立等级旅游区(点)、旅游民宿、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等年度评定摸底机制,邀请省市有关单位专家协同,充分做好创建把关指导。 2.积极建立旅游安全“体验式”暗访抽查检查机制,依据省、市文化旅游安全应急预案有关要求,制定屈原文化旅游安全应急预案,开展年度旅游安全培训。 |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与综合执法力度,探索建立屈原旅游市场黑名单。 |
|
59 |
提升文旅服务行动 |
加强交通基础建设 |
推进尚磊路、禾沉路、S210道路提质改造,建设环区滨水观光休闲圈、尚磊路湿地生态旅游景观廊道、禾沉路科技农业文化景观廊道、S210历史文化景观廊道,构建“三横三纵”道路体系,形成“一圈·三线”旅游风景廊道。 |
陈学礼 |
交通局 |
水利局 文旅广电局 城管局 |
水利局 |
东西干渠河道岸坡治理10公里,融入S210主干道景观元素。 |
南北干渠河道岸坡治理8公里,并融入观光廊道自然景观。 |
五号渠清淤疏浚治理5公里,与秀美村庄建设相结合。 |
60 |
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以区汽车站为中心、以乡镇客运站为依托,实现城市与乡村客运一体公交化运作。 |
陈学礼 |
交通局 |
各乡镇街道 |
交通局 |
目前该项目已列入省计划,省拨资金450万元,已下达了225万元,目前已做好了设计工作,拟建设以区汽车站为中心,辐射到全区各乡村,规划线路覆盖乡村、社区。 |
购新能源汽车12台,实现景区客车直通,并且服务快递、邮政等,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 |
完善城乡公交与景区客运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 |
||
61 |
推进旅游通景公路建设,实现重点旅游区通二级公路,其他旅游景区实现双车道基本覆盖。对本区重点旅游区开通“车票+门票”一票直达、全程服务的景区直通车,推进河泊潭文化旅游区、芈月旅游度假村等重点景区景点互联互通及环境整治工程。 |
陈学礼 |
交通局 |
文旅广电局 |
交通局 |
实现重点旅游区通二级公路,其他景区实现双车道覆盖。目前只有沿S210及工业大道线景区通二级公路,其他景区基本实现双车道基本覆盖。 |
河泊潭文化旅游区没有通二级公路,争取进入“十五五”规划的笼子,争取项目资金。 |
河泊潭文化旅游区通二级公路,其他景区实现双车道覆盖。 |
||
62 |
凤凰乡 |
对凤凰乡交通需求、道路状况、人口分布等进行全面调研。 |
配合区级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 |
配合城乡公交与景区客运一体化运营管理。 |
||||||
63 |
完善旅游标识体系 |
在高速出口、尚磊路、禾沉路、S210等重要节点、主要干道和重点旅游区等设置道路指示牌、形象广告牌等旅游标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开展路名征集活动,规范各旅游道路命名。 |
徐胜 |
文旅广电局 |
交通局 城管局 民政局 |
文旅广电局 |
在主要节点完成旅游交通标牌布置。在重要景区、道路节点等,因地制宜开展旅游形象场景景观设计,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形象树立,进一步浓厚氛围。 |
做好部分老旧旅游标牌更新,在高速出口等更新广告内容。结合路名征集活动,做好旅游道路标识标牌更新。 |
全面建成全域旅游标识体系,确保各主要景区、节点、主干道实现旅游交通标牌、形象广告牌全覆盖。 |
|
64 |
交通局 |
目前在尚磊路、禾沉路、S210等重要主干道和东西大堤、工业大道部分设置了道路标识牌,但不完善,拟在高速路出口、蚕场与汨罗交界处设置全区旅游景点线路图,在重要节点设置道路指示牌,并配合其他部门规范各旅游道路命名。规划在高速路出口、蚕场与汨罗交界处设置全区旅游景点线路图。 |
规划在重要节点设置道路指示牌。 |
在高速路出口、蚕场与汨罗交界处设置全区旅游景点线路图,在重要节点设置道路指示牌,并配合其他部门规范各旅游道路命名。 |
||||||
65 |
实施智慧旅游工程 |
支持开发景区云上游、推动景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实现重点旅游区远程监管、智能导游、在线预订等智慧服务全覆盖。到2025年实现景区WiFi全覆盖、5G信号双覆盖。鼓励旅游民宿、星级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实现智慧化管理。 |
陈学礼 |
科工局 |
屈原潭文化旅游公司 文旅广电局 农科园 |
科工局 |
1. 实现河泊潭景区光纤全覆盖; 2.增强企业与文旅屈原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加强互动,对科技进景区,进乡镇等相关活动进行云直播; 3.对全区已纳入智慧旅游地图的住宿、餐饮等门店进行资源整合,鼓励商户入驻抖音、美团等电商平台推出优惠套餐,吸引外地游客,促进本地文旅消费; 4.鼓励本地人从事旅游业,开设旅行社,对相关人员进行企业化培训。 |
1.实现河泊潭景区光纤、5G网络全覆盖,谋划智慧景区建设工作; 2.在文旅屈原开设科技进景区专栏活动报道; 3.对全区未纳入智慧旅游地图的住宿、餐饮等门店进行摸排,督促入驻抖音、美团等电商平台推出优惠商品,吸引外地游客,促进本地文旅消费; 4.出台旅游企业帮扶政策,出台相关补贴办法,与文旅部门合力争取上级部门对于旅游业从业人员、旅行社相关补贴等优惠政策。 |
1.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提升景区、景点的智慧化服务; 2.推进当地已经入驻智慧旅游地图的商家开发在线预订服务。 |
|
66 |
推广文旅营销行动 |
加大旅游品牌宣传 |
以“罗国故都·诗画屈原”为旅游形象品牌,在主流媒体及重大文化、旅游、体育等活动中使用、推广。加大旅游广告宣传力度,与各级主流融媒体平台展开合作。 |
徐胜 |
文旅广电局 |
党委宣传部 融媒体中心 |
文旅广电局 |
全面更新文旅屈原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旅游形象。制定年度品牌宣传合作计划并逐年实施。开展品牌形象VIS专项设计,确保政务活动、节会赛事、市场授权等各类场景的规范使用。 |
加强内容制作力度,提升呈现水平,结合市场需求建立主流融媒体合作矩阵。 |
加强品牌应用督促落实与应用场景更新,全面建立鲜明的旅游形象品牌。 |
67 |
开展市场引客活动 |
以长株潭城市群、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荆州市等为重点客源市场,积极开展文旅促销活动,发放文旅消费券,制定并落实“引客入屈”计划,全面加强与客源市场渠道商的合作,制定出台专项旅游营销奖励措施,挖掘潜在客源,开拓多层次、多领域、多项目客源市场。 |
徐胜 |
文旅广电局 |
科工局、财政局 |
文旅广电局 |
做好统筹谋划,制定“引客入屈”营销奖励办法。结合黄金周、重要节假日等,联合本地商家,探索发放屈原文旅消费券。 |
举办市场渠道商合作大会,兑现奖励举措。积极开拓定制研学旅行等专项市场,持续做好消费券发放。 |
进一步拓展重点客源市场,确保常态化输送游客的省内重点市场不少于5个,省外市场不少于1个。 |
|
68 |
创新文旅新媒体营销 |
构建“互联网+”“新媒体+”推广营销体系,突出创意营销,以“微信抖音小红书”为主,建立完善新媒体矩阵,建立流量达人库,依托流量达人创新营销推广。 |
徐胜 |
屈原潭文化旅游公司 |
文旅广电局 网信办 融媒体中心 |
文旅广电局 |
形成新媒体营销年度计划动态实施机制。围绕品牌建设,做好文旅屈原等公众号的内容输出。 |
积极开设微信、抖音、小红书内容输出号,委托第三方开展运营。实施“新媒体达人屈原采风行”活动,依托端午祭祀等重点活动,高质量做好文旅新媒体营销。 |
新媒体矩阵基本建设完成,联动输出新媒体号不少于5个,内容实现常态化、快速化、动态化更新。 |
|
69 |
强化节庆活动推广 |
积极推进社会化市场化办节办会模式,重点策划举办洞庭渔火季、凤凰山山地旅游节、屈原学术交流、屈子故地·中国民间龙舟公开赛、芈月文化旅游节、栀子文化旅游节、营田灯会、传统节日等节庆活动。 |
徐胜 |
文旅广电局 |
各乡镇街道 |
文旅广电局 |
继续办好营田灯会、第三届民间龙舟赛,将赛事办成屈原区文化活动品牌。 |
在两大文化品牌活动基础上办好芈月文化旅游节。 |
重点打造凤凰山山地旅游节。 |
|
70 |
河市镇 |
举办屈原管理区河市民间龙舟表演赛、芈月文化旅游节。 |
举办屈原管理区河市民间龙舟表演赛,拓展活动内容;协助举办芈月文化旅游节、栀子文化旅游节。 |
筹建永久性服务设施举办屈原管理区河市民间龙舟表演赛、芈月文化旅游节。 |
||||||
71 |
营田镇 |
1、在荷花村推广种植荷花,为举办荷花节做前期准备工作。 2、举办2024年度营田灯会,做大做强活动品牌。 |
推动推山咀社区参与营田镇闹元宵营田大型龙狮灯会。 |
提档升级营田灯会。 |
||||||
72 |
凤凰乡 |
重点策划洞庭渔火季,配合区级举办凤凰山山地旅游节、屈原学术交流等活动。 |
配合举办洞庭渔火季,凰山山地旅游节、屈原学术交流等活动。 |
配合举办洞庭渔火季,凰山山地旅游节等活动。 |
||||||
73 |
加强区域联合营销 |
依托岳阳市旅游一体化平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联盟等平台开展营销推广工作。积极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联盟,加入“天下洞庭任我游”旅游一卡通体系,融入环洞庭湖精品旅游线路。 |
徐胜 |
文旅广电局 |
文旅广电局 |
建立区域联合营销平台清单,主动做好衔接,将屈原现有产品纳入各平台。 |
充分发动各旅游区、等级民宿、酒店等加入旅游一卡通,推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多主题游线。 |
结合相关推广活动,全面形成覆盖多类游客群体、富有屈原特色的主打游线,确保游线节点或整体线路纳入省市“十五五”有关旅游规划或成为省级品牌旅游精品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