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乡2025年半年度工作总结
来源:凤凰乡办公室   日期: 2025-09-22
浏览量: 1 | | | |

凤凰乡2025年半年度工作情况总结

2025年7月)

今年以来,区党委、区管委的坚强领导下,凤凰乡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1376”总体思路,持续实施“一二三”工程,聚焦重点、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成效

1.聚焦项目强建设,乡域经济稳步向前。一是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上半年全乡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766.5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813.16万元,预算外收入953.40万元税收入库73.96万元基本民生支出、工资支出、运转支出得到稳妥保障二是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681.16万元,推进产业及基建项目16个,其中7个已完成验收。水产养殖、中药材基地、屈凤春茶园等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凤凰村产业路建设等工程有序实施。三是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扛牢粮食安全责任,落实水稻种植面积4.8万亩,超额规划1万亩。早稻推广降镉品种1万余亩,发展新型经营主体13户,完成早稻集中育秧430亩。农技服务精准下沉,组织培训观摩34为稳产增收奠定基础。

2.巩固成果促衔接,和美乡村成色更足一是防返贫监测精准常态化开展监测对象走访帮扶,消除返贫风险9户。落实“一户多策”帮扶,实现户均增收900元以上。精准核处大病风险、新增农村低保49户。二是就业保障有力开展“311”服务,务工人数逐月增加4个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59开发公益性岗位36人,安置性岗位21人,发放交通补贴13.94万元惠及507人。三是人居环境焕新。完成问题厕所摸排整改272户,推进垃圾分类宣传、清洁家园行动,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定期水质监测保障683户1956人饮水安全。河长制有效落实,巡河240次,整改问题32个。

3.持之以恒护民生,群众福祉持续改善。一是兜底保障“有温度”。精准救助困难群众157人,发放救助金21.66万元,慈善慰问81人次。完成残疾人评残12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1户。走访慰问计生特殊家庭22户,发放慰问金6600元。二是健康守护“零距离”。生育服务登记全面实现线上“一次办”完成首次孕妇高危筛查,配合完成“两癌”筛查,医保参保资助、医疗救助政策有效落实。三是服务升级“加速度”。强化防溺水宣传巡查。高效办理社保退休337人,新增城镇就业94人。开放文化阵地,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10余场、农家书屋阅读活动40余次

4.强化治理保安全,发展根基更加稳固。文明新风沁入人心。河泊潭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全乡创建省、市级文明单位5个,区级文明村全覆盖。深化移风易俗劝导红白事简办新办114起,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1项。优化网络舆情处置,对外发稿55篇其中学习强国等省级以上媒体5篇二是规范管理全面试点。完成8个村15个试点片组人口面积清欠核查,采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模式,4个片区基本完成国有农用地分配租赁。三是防汛备汛全面铺开。完成2025年防汛备汛方案制定,完成14公里防洪堤及3座水库主坝清基扫障,组织防汛演练200余人次。是平安建设卓有成效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化解矛盾纠纷121件,办结12345热线67条。常态化开展禁渔巡查、交通劝导、安全生产检查及森林防火演练。

5.锤炼党性抓作风,干事活力有效激发。一是队伍活力持续增强梳理履职清单工作事项5658项,三上三下顺利完成。配强村“两委”成员2名,发展党员8名,培养积极分子16名,动态管理流动党员111名。二是正风肃纪持续深化。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12场次,抓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与干部作风督查。推进巡察反馈问题整改39个,全过程监督乡村振兴项目,提级监督重点村民生实事。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运行压力。凤凰乡底子薄,基础差,保工资、保运转年缺口近500万元。工业近乎空白,税源单一,财税增收压力巨大。

二是招商引资短板。作为纯农业乡镇,招商引资先天不足、渠道狭窄。争取资金以补助为主,支撑长远发展的产业项目资金匮乏,后续发展动能亟待增强。

三是乡村建设弱项。受区位地形制约,农田水利、村组道路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仍需加大投入。

三、下阶段重点工作

1.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全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荞麦湖优质鱼类育种及生态养殖研究院项目发展稻虾等水产品养殖,着力打造特色生态名片。依托河泊潭屈子纪念园,积极融入基层党建、廉政文化等元素,打造屈子文化新名片

2.坚持发展现代农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确保粮食安全为主线,打造好河泊潭万亩生态高效农业示范片和军区千亩稻油轮作示范点。扶强做优猕猴桃等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全乡国有农用地规范管理全覆盖,为基层治理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3.坚持和美乡村建设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推动荞麦湖村、河泊潭村、磊石村3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全乡人居环境整治提档提质。常态化落实河湖长制、田长制、林长制,持续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打造山清水秀绿色凤凰。

4.坚持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群众幸福感。扎实开展防返贫监测工作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落实好各项社会救助资金。着重围绕水利基础等民生领域发力,精心谋划一批经济社会效益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