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大主导产业列入“省十三五”规划中
湘农发[2016]182号“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南省‘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我区三大产业优质稻、生猪、水产品列入省十三五规划中。2015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报告中,屈原管理区得分81.57分,排湖南省第1位。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五化”
1、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化
抓住创建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机遇,重点探索了四种模式。模式一:养加融合。以正虹科技上市公司为龙头,形成了“饲料加工→生猪养殖→肉食品加工”模式,目前,全区共发展饲料加工企业24家,年产销饲料80万吨,产值27亿元,成为全区支柱产业。其中正虹科技年产销饲料45万吨,产值15亿元。模式二:种加融合。以海泰博农公司为龙头,投资3亿元建设“栀子种植及深加工项目”,现建有基地1万多亩,其中投资1.5亿元的4条加工生产线已动工建设,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3亿元,创税1250万元;以凯迪电力为龙头,利用稻壳、秸秆等种植业废料作为发电燃料,2008年建厂,平均年消耗原料30万吨,年发电量1.6亿度,年销售收入1.13亿元,每年的CO₂减排量约17万吨,折合节省标煤10万吨。以天下洞庭为龙头,共发展加工能力过万吨的大米加工厂6个,年加工能力达6.5万吨。模式三:农旅融合。突出江湖特色、农垦特色、乡村特色,围绕“建一个五星级休闲农庄、一个生态农业公园、一条龙虾饮食街、一条环湖绿色通道、一处江湖美景”的“五个一”目标,精心绘制了“住美居—观美园—吃美食—游美道—赏美景”的旅游“五美图”。目前,投资2300万元的虾吃一条街和投资3000万元的民俗文化村已建成,投资1亿元的生态农业公园已开工建设。惠众生态农庄被评为省级五星级休闲农庄。今年,仅该农庄就接待游客近6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模式四:种养加融合。以洋利农贸、富丰肥业为龙头,大力发展以“猪、牛粪→生产有机肥→种植农作物→加工产品→副产物作饲料”为模式的生态循环农业,目前年产有机肥3万吨,复混肥5万吨,产值1.2亿元;以腾旺种养合作社为龙头,积极推广稻虾共养,目前全区发展面积1万亩,每亩增收2600元。
2、积极推进经营规模化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引导农民加强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区有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产值过10亿元的1家,过1亿元的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6家,其中部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5家、市级14家;家庭农场96户;30亩以上规模种植户935户,其中1000亩以上的16户,1万亩以上的1户。目前,全区规模经营面积达10.64万亩,规模经营率达72.38%,其中流转面积7.83万亩,流转率达57.52%。生猪发展实行限量、提升、增效为主,减少养猪户860户,全区生猪养殖户3862户,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3418户,500头以上大户92户,1万头以上7户,全区50头以下散户只有345户,生猪规模化养殖率达91.06%。
3、积极推进全程机械化。
连续三年实施10万亩优质稻集中育插秧和机械插秧建设项目,全力打造水稻生产“机耕→机育→机插→机防→机收→机运→机烘”全程机械化链条。目前,全区农机化综合水平达96.1%,其中,机耕、机收、机运程度达100%,排全国前列。2015年4月16日,全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会在屈原召开。同时,拟投资2500万元建设一个集农机展销、培训、维修、博览于一体的全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中心已完成立项、征地等前期工作。
4、积极推进综合标准化
抓住建设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的机遇,建立健全了主要农产品标准体系。全区“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产量比重达54%, 8个产品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产品实行了绿色食品认证,正虹饲料和湘天科技被授予“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连续11年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
5、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
全面推进数字信息网络建设,全区广电光纤覆盖率达100%。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建立了生猪养殖及质量追溯物联网、大棚育秧和大田物联网、水产养殖物联网等三大监管系统。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建立了惠众电子商务平台,并联合湖北新农人电商平台,有效打开了产品销路。目前,惠众电子商务平台微信粉丝有近5万人,平均每月销售额约10万元。
(三)农业综合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
屈原管理区是湖南省重要的粮食、生猪、饲料、特种水产、肉食品生产加工基地,湖南省优势生猪产业建设重点县(区),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农场,全国生猪标准化示范县(区),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小区,湖南省商品粮生产基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重点示范区,湖南省唯一一个统筹城乡就业示范区,2013年被授予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区,优质稻、生猪、水产是我区三大主导产业,形成了三条完善的产业链。2004年开始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展了生猪标准化养殖课题项目,并成立了“屈原管理区生猪标准化领导小组”。2006年7月发布实施了我区生猪养殖的技术、管理、工作标准33个,38家饲料生产企业,共备案各类标准545个。2010年被评为“国家生猪标准化示范区”,还制定了“DB43/T742.1.2-2013”二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粮食加工、肉食品加工都制定了一整套技术操作规范和生产管理标准。在我区全面推广农业综合标准化有利于建设一流的国家现代 农业示范区,确保国家大宗农产品质量安全。2016年11月16日,以93分通过“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创建项目验收。
(四)推进现代农业项目建设
推进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加大基地和项目建设,2016年区共向上级争取项目68个,到位资金3.08亿元。投资2100万元完成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7963万元开工启动推山咀粮食现代物流建设项目,仓储周转总量达110万吨;投资5600万元启动海泰博农黄桅子GAP深加工项目,天下洞庭粮食购销公司,完成了5万吨加工仓储建设;投资近1亿元打造惠众农庄、明昊山庄、天和农庄、福星山庄等休闲农业基地建设。惠众农庄被评为省级五星级农庄,同时还争取了1000万元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资金、1000万元现代农业以奖代补资金、3000万元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资金,争取了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示范区的申报和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的申报工作。
|